在前不久召開的“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”上,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提出以電池為依據規劃電動汽車發展。楊裕生強調,“我們現在規劃電動汽車,有很多不同的立場、觀點,有的是以過去傳統的汽車為依據,有的是以美國或日本的電動車發展模式為依據。我覺得應該以中國的電池狀況為依據”。
“以不用油、零排放戰略目標,是未來實現的技術目標,是技術發展的依據,要經過長期的奮斗才能逐漸地逼近,這就需要有過渡產品和階段目標。恰當地利用當前動力電池生產電動汽車,就是說要重視利用現有的電池,發展近期就能節能減排的車,要容忍有逐步提高的過程?!?/span>
楊裕生特別強調了“容忍”這個詞,是因為他認為有些人不容忍有個提高的過程,希望現在馬上就能一步到位。
他說:“近遠兼顧,全面規劃,就是要認識電池的長期性、多樣性、復古性,各種電池有它的長處、短處,我們應在電池水平提高的過程中,生產相應水平的電動車?!?/span>
2011年12月,經過兩年準備、多次修訂的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》仍未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批,還將進行修改。對此,楊裕生提出“三加一”工程。第一個工程是大量發展微小型電動車;第二個采用增程技術,發展大中型汽車;第三是研究下一代汽車新能源。另外一個是傳統汽車應該提升技術。
楊裕生認為我國發展小型電動車有一定的基礎:第一是廣東、山東、浙江等省研制了實用小型電動車,3萬元左右;第二是電動自行車、電動摩托車的發展,帶動電池、電機、電控核心技術的發展;第三是電動自行車、摩托車產業,兩萬多個經銷商,構成了遍布全國的廢舊電池有償回收網絡。
“新一代電池投入之前,最佳的過渡用車是增程式電動車?!睏钤If。
純電動車的發展結構,因為電池的能量有限,所以行駛距離不能很長,如果在車上裝一個內燃機來發電,這樣就變成一個增程式汽車,它只有電動車一種動力,行駛之前電動組可以充電,途中小功率發電機在它的最佳工況下發電?,F在我們國家已經有一定基礎,北京科凌、杭州賽恩斯、合肥江淮等企業已經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進展。
下一代電動汽車主要使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??稍偕茉从幸幠P铍姾鸵幠P顨鋬煞N用法。楊裕生對于氫能是人類終極能源的說法表示不樂觀,他認為規模蓄電和規模儲氫將來是長期并存、各顯神通,要由市場來評判。
另外,由于傳統汽車保有量大,大有節油減排潛力。楊裕生表示應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,積極優化現有動力系統,逐漸嚴格油耗指標,不斷嚴格排放標準。
“要轉變觀念,扶持民營企業發揮補充的作用,推動創新,加緊自主研發,不要再走市場換經濟的老路?!睏钤Iㄗh建立動力電池重大專項,撥20億元做3件事情:第一提升動力電池、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和成組技術水平;第二是持續治理鉛污染的同時,支持研究新技術鉛酸電池;第三是開展原創性技術研究,為10年后的新能源汽車提供技術支持。